2024年9月20日

古人是如何制冰的(古人制冰过程)

现代人被高昂的冰淇淋价格“刺穿了钱包”,古人早就掌握了制冰的妙招。

炎炎夏日,古人虽然没有冰箱,但很多人还是实现了冰饮自由,这是怎么做到的?

一、“冬冰夏用”

古人使用的大部分冰都储存在冬天。早在4000多年前,中国古人就知道如何利用低温冰镇的原理来藏冰。

所谓藏冰,其实就是把第一年冬天的冰块藏起来,等到第二年夏天再拿出来,以达到降温解暑的效果。

那么,冬天的冰藏在哪里呢?如何保证冰不融化?

根据考古发现,四千多年前的山西地区,当地古陶寺人学会了建造“凌阴”来保存冰块。

这个“凌阴”其实是藏冰的地窖。

富察敦崇是清代诗人 《燕京岁时记·打冰》记载” 周成王 12月,凌人掌冰被命令斩冰纳于凌阴。凌阴人,今天的冰窖也是。”

也就是说,古人会在寒冬腊月采集冰块,藏在凌阴中,夏天再拿出来使用。

挖出来的冰不能随便扔在地窖里。先在地窖底部铺一层厚厚的新鲜稻草或芦席,然后把冰放在上面。

折叠工作非常仔细,每层冰,也需要在中间再次铺稻糠、树叶等物品,用于隔离和保温。

地窖洞口一层一层密封,防止冷空气泄漏。

这些冰可以一直放到明年6月和7月,但通常从农历四月和五月开始。

这种古老的藏冰方法并不能完全阻止冰的融化,只能减缓冰的融化。

“冬冰夏用”的藏冰方法成本低,操作简单,在历代得到广泛应用。

在周朝,为了让皇室享受冰,朝廷还成立了一个特殊的采冰机构,被称为“冰政”,而那些采冰的工人被称为“冰人”。此外,宫殿附近还有大量的“凌阴井”。

据《周礼》记载,每年冬天,“冰人”都会采凿天然冰块,然后运到“凌阴井”储存。

炎热的夏天,周天子还将举行盛大的“颁冰仪式”,将藏冰奖励给那些有功的大臣。

有了冰块,夏天凉饮花样百出。

春秋时期,人们开发出在糯米酒中加入冰块,入口一杯冰糯米酒,清凉甘甜,回味无穷。

唐代经济贸易发达,吃冰的方式更加多样化。甚至衍生出“冰商”这个职业。

“冰商”是在冬天,专门提供藏冰服务,到了夏天,人们也可以找他们买冰。

在宋代,在夏天的街道和小巷里,到处都可以看到卖各种冰饮料的小贩,包括雪泡豆沫、湿梨浆、卤梅水、姜蜜水、绿豆水等,种类繁多,价格也非常接近人们。

在南宋诗人的诗中,我们可以一窥盛景:

“帝城六月日停午,市民如炊汗如雨,卖冰隔水,行人不吃心开心”。

元朝时,蒙古人在他们最喜欢的乳制品中加入冰块,制成“看起来油腻而清爽,凝结而漂浮”的冰酪。这可能是早期的冰淇淋。

可以看出,朝代越落后,吃冰的人解暑越自由,这自然与冰的储存技术有很大关系。

随著时代的发展,藏冰技术也相应提高。

隋唐时期,为了减少冰块的损失,当时的人们开始凿深井口储冰,据记载,这些深井,基本上都是十几丈深。

根据《资治通鉴》中唐玄宗李隆基执政期间,某年冬季实收冰块“三万八千段”。

到了清朝,全国各地都有藏冰之地。其中,山东济南大明湖周边,已将“藏冰”变成当时的一个产业。

乾隆皇帝经常去大明湖,这也与这里冰业的盛行有关。

据记载,当时大明湖周边有数百名商人在做藏冰和卖冰。他们采用预售制度。每当夏天来临,他们都会提前开始销售。谁需要冰,就先买“冰票”。

估计一窖冰块卖完后,商人们开始安排人,设置一天打开冰窖,并提前通知购买冰票的人。

日子过后,随着一声响亮的“开冰窖”大喊大叫,几个穿着厚厚棉袄的男人会打开冰窖,按照提前排队的人手中的冰票一一分发。

当时的冰块,除了一部分卖给家庭,大部分卖给酒店、酒庄等,还有一部分卖给了走街串巷的小贩。

不得不说,藏冰的方法确实足够环保,根本不浪费自然资源,这实际上是古人夏天享用冰的最重要方式之一。

要说缺点,藏冰虽然不消耗材料成本,但随着开采量的增加,费时费力,空间限制很大。

二、硝石制冰。

唐代第一次见到硝石制冰法。

唐代经济繁荣,人口急剧增加,传统的藏冰方法已不能满足夏季人们对冰的需求。

此时,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制冰方法——硝石制冰法。

在开采火药的过程中,聪明的古人无意中发现硝石溶于水,会迅速而大量地吸收水中的热量,使水结冰。

通过这一现象,古人闪闪发光:硝石能用来制冰吗?

在初步测试阶段,人们带了两个木盆,一个大一个小,先往大盆里注满水,然后把小盆放在大盆里,以确保大盆里的水淹没了小盆。

接下来,重点来了。

将硝石倒入大盆中,同时不断摇晃,随着硝石不断吸收盆中水的热量,小盆中的水就会形成冰块。

小盆里的水成功结冰后,大盆里的硝石也可以重复使用。

硝酸盐石制冰法实际上采用了硝酸盐石吸收热量的原理。硝酸盐石,也被称为硝酸钾,外观为白色,其特点是喜欢呆在低温下,通常存在于低温的角落,因此也被称为“墙霜”。

古人得到这种方法后,夏天就可以自己制冰了。

宋代街头出售的冰饮料是用罐子代替小盆,罐子里装满了提前准备好的果汁,然后把罐子放进桶里,在桶里加入硝石。

三、热水制冰。

单从字面上看,热水造冰简直就是异想天开。

但在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却提到了热水造冰。

书中记载:取沸汤放入瓮中,密以新丝,沈中三日成冰。这意味着将沸水放入陶器中,用丝织物密封,然后放入深井中,三天后结冰。

古书记载骗人吗?后来,科学家们论证了这些讨论。

洪震环在第一次实验后失败了,所以他得出结论,热水造冰的方法是不可行的。

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这个实验,有些人确实成功了。然而,成功的机会比失败的机会要高得多。因此,淮南万毕术记载的热水冰实际上是可行的。

事实上,热水制冰的原理可以理解为热水中的分子结构比冷水更活跃。根据姆潘巴的现象,高温液体比同一条件下的低温液体下降得更快。

其中,深井是最关键的因素,必须达到一定的深度,才能满足沸水冰的条件。

对于古人来说,挖一口温度相对较低的井确实需要很多时间和困难。因此,这种方法并不流行,但并不意味着它不流行,但它比硝石制冰方法困难得多。

俗话说“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物资匮乏的情况下,也可以发挥无尽的智慧,发明各种制冰方法。

作为现代人,我们可以随时吹空调,打开冰箱,喝冷饮,这种古今对比下的巨大差异,幸福感不禁油然而生。

与现在的空调和冰箱不同,古人在夏天很热,但皇帝和将军们追求享受。如果他们不能把自己热起来,自然会有“制冰”和“藏冰”。从技术上讲,“藏冰”应该先于“制冰”,因为藏冰只需要保存冰,比如放在地窖里。制冰真的是无中生有的。古人每天都“说话”,不从事科学研究。可以说很难做出冰块。

“制冰”起源于一个例外

唐末,人们在生产火药时开采了大量硝石。后来,他们发现硝石融入水中会吸收大量热量,使水结冰。这可能是当时最伟大的发现。从那时起,人们可以在夏天制冰。

唐代市场上有商人卖冰块,但大家都知道“稀有的东西很贵”,所以普通人买不起。只有那些有钱有势的贵族才能用冰块。到了宋代,制冰技术才真正完善。随着制冰技术的发展,制冰技术得到了普及,普通人有机会在夏天再次使用冰块。

然而,尽管制冰技术普及,但“藏冰”仍然是夏季冰的主要来源。清朝每11月39日和49天,就有伐冰藏冰的举动,这是一件盛事。

清代《会典》“工部都水清官司藏冰”条云:“凡伐冰取诸御河..冬至下半月,部委司官一人,募夫伐冰,取其清净坚实,方尺五寸为块。凡纳冰,紫禁城窖5,藏冰25000元;景山西门外窖6,藏冰54000元;德胜门外窖3,藏冰36700元,供各坛庙祭祀和内廷使用。德胜门外土窖二,藏冰4万元;正阳门外土窖二,藏冰6万元,供公园使用…设暑汤。民国时期仍有这样的习俗。

冰鉴是古代盛冰的容器。具体方法是把冰放在木制或青铜制成的盒子里。功能清晰,既能保存食物,又能散发冷空气,使室内凉爽。2000多年前除外。冰鉴首先是陶制的,青铜鉴在春秋中期后很流行。冰鉴可以看作是一种原始的冰柜。使用时,将装满饮料或食物的容器放入其中,周围装满冰块,盖上盖子,很快就可以制成“冷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