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9日

榕城指的是哪个城市,福州别名“榕城”的来历

在福州市杨桥西路与江滨西大道的交叉路口,金牛山公园的正对面,一座高3.8米、造型独特的雕塑漠然矗立,塑像右手往上撑起,左手执铁锹,脑袋上是一株大榕树造型。雕塑作品里的这名知名人士,就是宋朝福州刺史张伯玉,公年1065年(宋英宗治平二年),张伯玉在晚年移知福州,掌权这一方水土,从此与福州认识,福州别名“榕城”的来历和他有很深的历史渊源。

62岁的张伯玉自越州县令任移位知福州。在福州,张伯玉做了一件大事,影响了这处城市的走势,使他青史留名。

那时候福州城里住户备受涝灾之扰,加上南方地区夏季炎热,许多老百姓因而生病。张伯玉经过仔细调查,“令通衢编户浚沟六尺,外植榕为樾,岁暮不凋”。此项“编户植榕”的相关政策,效果非常明显,因为全力植榕,以致于福州“熙宁至今,绿茵满城县,旅人暑不张盖”。

?

但是,福州往往而出名“榕城”,但也并不是张伯玉一人的贡献。唐宋时期,依次有多位福州的地方官员为“榕城”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在张伯玉以前,闽王王审知筑夹城扩土地资源,为编户植榕打下土地资源基本;宋朝的蔡襄就职福州时,大力提倡水利工程,曾经在官道上种植榕树。张伯玉移知福州时,各类标准基本上完善,编户植榕的推行也就显得名正言顺。

张伯玉在福州任刺史,虽然只有三年时间,且已经过了古稀之年。但是编户植榕的实行,也给后人留下足够享受数千年的财运,在福州这处城市的发展史上留下自身深入印记。

在张伯玉卸任后,随后刺史程师孟曾撰诗曰:“三楼对望枕城隅,临去犹栽木万棵。不妨问中国人交往处,不知道曾忆使君无。”由此可见编户植榕的历史成就,则在背后很近,便获得认可。

大榕树一般要20年及以上冠径才可以成阴。做为官吏,已经是老人们的张伯玉需在任职期间,为自己再加上贡献,显而易见是不太可能的(张伯玉1069年过世)。他只是感觉城市遍种大榕树,可以抵御灾难,净化环境,阴泽后代,造福一方,就不顾一切去做。

“中庭树老阅人多”,宋朝早已渐行渐远近上千年了,后代于树下休息拜谒时,当然会收思古之情愁。大家想当年植树人的不易,对张伯玉的回忆和怀念,不但没有因岁月流逝而遗忘,则是更为浓郁。一位中国古代的官吏拥有为民情怀,终给后人留下满城县绿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