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0日

古代寺人啥意思(寺人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太监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太监,通常指受过割礼的人。这种独特的现象被称为一种古老的、残酷的、悲惨的东方邪恶。宦官最早出现于商代中期。它是商代末代君主“纣王”和他的宠臣“费仲”“发明”的,作为内廷侍从使用。皇帝内廷之初,宦官只是受雇看守官门、打扫庭院、充当杂役。此后,历代使用宦官的制度一直没有废除,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一直到封建王朝末期。

最早的宦官、太监、宦官有些不同。在清朝,凡是被阉割的“宫奴”,都被称为“太监”。清朝太监在宫中没有地位,一生大半都是在屈辱中度过的。

清代宦官的出身多在京城附近。他们来自直隶所属的州县。比如著名的宦官寇连才,就是直隶昌平府人;安德海,直隶南皮人。李瑛,直隶河间府人。绝大多数太监都出身贫苦家庭。无奈之下,她们的生殖器官被阉割,送入宫中当差事。

“一岁之主,百年之奴”。太监在宫中没有地位。清朝圣祖爱新觉罗玄烨说,太监是最卑贱的,人如蝼蚁。” “太监本为阴属,性情异于常人。世事难料”,乾隆弘历皇帝称宦官为“乡下愚人,极其卑贱”。宦官的喜怒哀乐都受到压制和限制,更谈不上人身自由了。

如果不遵从主人的旨意,就会被鞭打、训斥、铐上脚镣。康昭二十一年(1682年)七月,玄烨在悬空台宴请王公大臣。太监王进、程浑之、杨今章、霍承培这几个人都没有站直。他们坐在棚子下,被打了80下。乾隆九年(1744年)十月,养心殿太监刘裕因坐栏被严刑四十板。一些太监因脸上流露出一丝悲伤而受到严惩。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六月,敲钟太监张银良见方文斌大怒,被下放黑龙江为甲士为奴。凡是犯盗窃罪的太监,不分首领,都被绑在城外,派给众太监看,打死。

甚至陪葬太监。顺治十七年(1660年)九月,贵妃董鄂病逝。顺治”皇帝突然悲痛袭来,求死求生,走投无路,人们不得不日夜守候,以防他自杀。太监和宫女共三十人,赐予死亡,免得贵妃死在异界,其中,没有下人。皇宫的血腥和黑暗由此可见一斑。

宫主、教主等大太监,钱财赏赐多,生活也相对好一些。有些人甚至将权力转向反对派。像李莲英和张元甫,他们是主子的奴才,却是众多小太监的主人。普通太监精神压抑,生活贫困,劳动繁重,日子如年。他们身在宫中,想方设法积攒钱财,以备晚年出宫时用。

清政府规定“老弱病残出来为民”。退伍的病老残太监受到社会的歧视,人格受到侮辱。他没有名誉,怕丢面子,不肯与他交往,在家里也不肯。太监不赎“根”,死后不能归祖坟。

无家可归的太监无亲无故,只好寄居寺院,拜方文和方丈为师,买地赐予寺院,青灯古佛,安度晚年。这或许是他们的不甘,但天地虽大,容不下他们,只得过着凄惨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