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0日

国家宝藏四川山鹧鸪初次超清精彩亮相

四川山鹧鸪体长30cm,是中等水平身型颜色鲜艳的山鹧鸪。并没有亚种分裂,是中国特有的飞禽。分布范围极狭小,至今仅发现于中国四川省的屏山县、甘洛、马边、峨边、沐川等县。

现阶段种群密度大概有2000只左右,宜宾市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四川山鹧鸪总数最集中,大概有400只左右。四川山鹧鸪栖息在海拔高度1000-2000米间的落叶阔叶林中,更是以林下种植植被茂盛的地带非常常见。公鸟体长29-32cm,重量350-470克。额头白色,头上板栗色。眉纹和脸颊黑色,耳羽栗子色。

上半身以深绿色为主导,具较宽的黑色横斑和不规则皱纹。喉白色,上喉具黑色坚纹。上胸和两胁深灰色,杂以栗斑。乳房的栗斑连接成一大块栗子色的束缚带。下胸和腹白色。尾巴茶绿色,具4-5道黑色横斑。

母鸟的环烷眉纹黑色,具淡黄色坚纹,头上和后脑橄揽深褐色。上半身橄揽深褐色,具黑色横斑,上喉浅黄色,具椭圆状黑色端斑,下喉淡赭橘色。胸棕灰色。腹白色。

两胁深灰色,具窄的灰白色和锈栗子色纹。四川山鹧鸪性格机敏,擅于隐匿。在地面上飞奔快速,受惊吓后易静伏没动或者以飞奔躲避敌害,仅仅在紧急和不得已时候起降,但飞不上有多远又落下来,迅速钻进草丛里、灌木丛或竹丛里逃走。通常是在林下种植枯叶层比较厚地区刨食。关键食物有栎、胡颓子、悬钩子等。大白天常在地面寻食,晚间在细竹或灌木丛上留宿。

四川山鹧鸪产卵期为一年4-6月,营巢在海拔1300-1500米之间的山地森林中的林下种植地上,大多数被采伐之后的枯木椿的底部,由干枝、落叶、竹子叶等组成,类似球型,侧面张口,看起来特别像一堆烂落叶,难以被发觉。每窝生卵3-7枚,色调为纯白色,大小为43-48×31-34mm,卵重23-24克。孵卵主要是由母鸟担负,公鸟承担警示。幼鸟孵化不久之后就可以随亲鸟主题活动。

四川山鹧鸪是我国我国Ⅰ级重点保护动物,在《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中列入濒危种,纳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稀有动物红色名录ver3.1——濒临灭绝(EN)。本报讯记者 曾朗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