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2日

李叔同为什么出家(李叔同出家的真正原因)

摘要:李叔同出家有三个原因:他对现实不满意,担心凡人的世界,渴望佛教。1918年8月19日上午,农历7月13日,38岁的李叔同坚定地走进杭州西湖南部的虎跑寺,站在法庭上,双手合十,准备接受惠明大师的剃须。从那时起,世界上就有了一个宏毅大师。

1

深秋,杭州虎跑路上的红枫如火,而路的尽头,虎跑寺门前却满地枯黄的落叶。

一个女人跪在几片落叶上,两个半大的儿子也跪在她旁边。

女人泪流满面,嘴里哭的不是菩萨保佑,而是丈夫见她。

在寺庙里,女人的丈夫一手拧着佛珠,一手轻轻地敲着木鱼,听到小沙弥的报道,嘴里轻轻地吐出两个字: “不见。”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天。晚风吹柳笛,夕阳山外山。”

在下山的路上,枫叶与夕阳相映成趣,世界一片血红,就像一个女人绝望到滴血的心。

她知道这次她再也等不及他回家了。在这一生中,他给她的只是不要梦想。

这个女人是《告别》的作者李叔同的发妻余蓉儿。三天前,李叔同成了弘毅大师。

著名上海风流人才李叔同。

出家前,他是国际著名的音乐家,中国油画的鼻祖,中国戏剧艺术的创始人,桃李满天下的教育家。

又是一位纵情声色的富贵公子,常常流连于戏园,为戏子一掷千金,广结名伶为红粉知己。

但1918年,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举行剃须仪式,正式落发出家。 所有听到这个消息的人都忍不住问:“为什么?”

李叔同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2

1880年10月23日,李叔同出生于天津一家官宦富商之家。

他出生时,母亲只有17岁,父亲67岁。老李的父亲很高兴,在产房外紧紧地握着佛珠,背诵佛经,并在门外买了所有的水生物。更令李叔同父亲惊讶的是,一只喜鹊把松枝送到了产房, 大家看到都说这是佛赐祥瑞,这儿子将来一定会很不平凡 。

李叔同5岁时,父亲去世,府中请法师超越。年轻的李叔同感觉不到失去亲人的痛苦,但他被空灵幽远的梵音迷住了。

也许,当时小叔同的心已经悄悄地种下了佛教的种子。

李叔同才华横溢,学习一切又快又好。

7岁熟读《文选》,13岁时写得一手好字,能模仿书法大家王羲之的笔迹。

他对佛经也有很高的理解。他从小就能背诵许多人熟知的佛经。15岁时,他写了一部著名的作品—— “生活就像西山日,财富就像草上霜”。

然而,在没有父亲保护的小妾和小妾的母子之后,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不可避免地会有很多痛苦。

这导致李叔同从小性格倔强叛逆。

15岁时,李叔同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第一。 辅仁学院 。

虽然李叔同应该学习,他的作文和作文在每次考试中都名列前茅,但叛徒李叔同开始整天跑进剧院。他不仅看戏,还客串演一些角色。

他 工诗,善画,善歌唱,精音节奏 ,为了改进传统戏剧,他付出了很多努力。

正是在这段时间里,李叔同遇到了他的初恋——著名演员杨翠喜。

由于家境贫寒,杨翠喜从小就被卖给了杨姓乐户,长到十四岁时就已经出落得楚楚动人了。

她生来就有一副好嗓子,每一个闪烁和微笑都很有魅力。梵王宫、《红梅阁》都是她的好戏。

李叔同痴迷于杨翠喜的声音和美丽,欣赏她在歌剧中的旨意。杨翠欣赏李叔同的才华。很快,他们的感情就像膝盖一样。

但是,当时的社会视剧子为“贱业”,家风严谨的书香门第李家怎么能容纳一个歌伎嫁入府中呢?

没过多久,李叔同的母亲得知儿子和演员深陷爱河,就以自己病重为由骗儿子回家,让儿子娶了正确的茶商之女俞蓉儿。

李叔同和妻子同床共枕,却夜夜思念情人,与之“朝朝香梦”。

他为杨翠喜写了两首《菩萨蛮》,他让杨翠喜等着他,发誓要为她赎身,和她结婚。

然而,杨翠喜身边有无数的富商, 不知道她是没等李叔同还是没等李叔同 。等李叔同回来找杨翠喜的时候,杨翠喜早就被赎回给了庆亲王府的小王爷。

毕竟,李叔同的初恋只是香梦。

3

结婚后,李叔同虽然和妻子没有多少感情,但还是互相尊重。

两年后,19岁的李叔同因灾难牵连,带着妻子和母亲搬到上海避祸。

到达上海后,李叔同开始了他“二十篇文章惊海内”的浪漫才子肆意生活。

李叔同首先被南洋公学录取,成为蔡 得意门生元培先生 ,迅速找到志同道合的文友,加入城南文社,与徐幻园、袁希莲、蔡小香、张上楼义结金兰,号称 “天涯五友” ,后来和海派书画大家任伯年一起组织成立 “海上书画公会” 。

此外,他还登台表演京剧,展示自己的才华,于是遇到了他的第二个红粉知己——有才女之称的名人 李苹香 。

在上海期间的五六年里,李叔叔和他的朋友们一起吃饭,品尝文学和绘画。此外,他有妻子、孩子和母亲陪伴,外面有红袖和香味。李叔同的生活生动多彩。

李叔同一直很怀念这段时间,他说这段时间五六年,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

然而,李叔同如此幸福的生活戛然而止。

他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

4

世事无常,短短一年, 李叔同的长子因病去世,他爱重的母亲也因过度悲伤而去世。

让李叔同感到雪上加霜的是,当他按照母亲的遗愿,把母亲和孩子的遗体运回天津,准备回家停葬时, 遭到族中长辈的反对 ,因为李叔同的母亲只是妾室,所以不能进屋,只能直接藏在坟墓里。

李叔同很生气。妾和妾的身份曾经欺负和打击了他们的母子很长一段时间。出乎意料的是,他们的母亲甚至死后也得不到一点尊重 。

此时的李叔同已经是名扬内外的才子,他不再是那个自卑内向的妃子。 这一次,他不再容忍,歇斯底里地战斗。

最后,在亲戚的调解下,李叔同可以把母亲的棺材抬进屋门,放在府里大厅的中心。

做完母亲的葬礼后,李叔同难以平息心中的悲痛。他决定离开悲伤的地方,去日本留学。 母亲要求他结婚的妻子余荣儿,在母亲去世后,似乎也失去了与他维持关系的纽带。他毫不留恋地把妻子和孩子留在了天津的家乡 。

“只闻新人笑,哪闻老人哭”。

到达日本后,李叔同没有改变自己的浪漫。他对房东的女儿说 福姬 一见钟情,福姬知道他早就有家了,但还是愿意跟着他。

在日本学习期间,李叔同经营诗歌俱乐部,学习戏剧和油画。他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戏剧团体—— 春柳社 ,留下了《山茶花》、《少女像》、《沼津风景》等名著,其中《少女像》前往日本的模特是他的日本妻子福姬。

回国后,李叔同先是在上海当编辑,将带回来的日本妻子福姬安顿在上海。 后来,他还在南京高等师范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任教,不遗余力地往返于南京和杭州。

李叔同的教学非常认真,他要求自己认真负责,也要督促学生努力学习。

李叔同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漫画家丰子恺,国画大师潘天寿,书法家钱群陶 等等。

李叔同桃李满天下,教学工资也相当丰厚。

所以有传言说他出家是因为郁郁寡欢,生活尴尬,只是道听途说。

5

辛亥革命后,军阀的统治使社会更加黑暗和腐败。

李叔同好友 许幻园 家里发生了变化,一夜之间家产都没了。

一九一五年冬季大雪纷飞,许幻园破产后决定去北京发展,临行前来与李叔同告别。

他一身白雪皑皑,只是满眼泪地向朋友喊道别, 李叔同知道他的悲愤,知道他为什么不进门,也知道他这里去吉凶未卜。 。

李叔同忍受着悲伤,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看着朋友们渐行渐远的背影,在雪地里站了整整一个小时,连妻子的呼唤都听不见。

随后,李叔同转身回家,含泪写道: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当时中国内忧外患,战争不断,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零落地不仅仅是知交。

李叔同作为一名爱国知识分子,也曾试图用文人的方式帮助国家解决问题,但都失败了。

在忧心忡忡的过程中,李叔同经常跑到寺庙向法师求教佛教,逐渐接受了佛教思想的精髓。

三年后,39岁的李叔同得悟,决定皈依佛教,弘扬佛教,普渡众生。

从此,世界上没有李叔同,只有弘毅大师。

出家后,弘毅法师选择了戒律最严的律宗苦修。

几十年来,他一直穿着破旧的僧衣和木屐,吃着粗茶,午饭后不吃东西。他不遗余力地到处弘扬法律,但他总是带着自己的旧床垫。这个旧床垫铺在哪里,就是他的道场。

他开始重振律宗,用自己的才华编造佛典,再次发扬即将被遗忘的律宗, 他自己也成为了佛教界最受尊敬的南律宗第十一世祖 。

弘毅法师1942年圆寂,终年62岁,留下1800多个舍利子。

6

弘一法圆寂后,世人仍在猜测探索他出家的原因。

弘毅大师似乎给世界留下了永恒的谜团:

人生高期,他为什么要放弃家庭事业,跑去做最苦练的律宗和尚?

丰子恺,李叔同的骄傲门生,后来说出了他的想法。

他认为生活有三种境界:

第一种材料,锦衣玉食,尊荣富贵,孝子慈孙,这样就满足了;

第二种精神,即所谓的“知识分子”、“学者”和“艺术家”;

三是灵魂,满足了物质欲望,精神欲望还不够,必须探索人生的真相。

自己的老师李叔同追求的是第三个境界。

“半世繁华半世僧” ,李叔同前半生以少年出名,鲜衣怒马受世人敬佩,早早实现了物质欲、精神欲。

而 世事无常,总有很多人无法控制自己 ,他的灵魂需要在更高的境界得到平静和救赎,他将在后半生成为弘毅大师。

李叔同之所以能成为一代传奇,是因为他一生都离不开“认真”二字。 他认真学习文学艺术,在所学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教师,认真教学,成为优秀的教育家;

躲进空门,潜心修佛,成为得道高僧。

在俗世中,我们无法企及大师的境界。

我们还在物质欲望中苦苦挣扎,可以学好大师的“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