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0日

湖南湘阴县属于哪个市(岳阳市下辖县湘阴古称罗城)

摘要:其中,湘阴县人口超过70万,古称罗城,湖南省岳阳市下辖县。湘阴县位于湖南省东北部,位于湘江和资江之间,洞庭湖南岸,东经112°30′20″-113°01′50″、北纬28°30′13″-29°03′02″。

湖南省一个县人口超过70万,建县历史超过1500年。

湖南省位于中国中部和长江中游,与湖北省相对应。湖南省被命名为“湖南”,因为大部分地区位于洞庭湖以南。由于湖南省最大的河流贯穿全国,被称为“湖南”,省会驻扎在长沙。

湖南省东临江西,西临重庆贵州,南临广东广西,北临湖北。截至2019年7月,湖南省辖13个地级市和1个自治州。包括36个市辖区、18个县级市、61个县、7个自治县。

其中,湘阴县人口超过70万,古称罗城,湖南省岳阳市下辖县。

湘阴县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居湘江、资江两水尾,洞庭湖南岸,东经112°30′20″-113°01′50″、北纬28°30′13″-29°03′02″。

东邻汨罗市,西接益阳市,南接长沙市望城区,北至元江市,屈原管理区,南北长61公里,东西宽51.3公里。

面积1581.5平方公里,约占岳阳市总面积的10.5%、湖南省总面积为0.75%。历史上,湘阴县这一建制始于南宋,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首先,湘阴县隶属于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位于阜山余脉,位于洞庭湖凹陷处的过渡带上。地形从东南向西北下降,形成微向洞庭湖盆中心的倾斜面。

海拔552.4米的青山庵,最低的郝河口河底,低于黄海水平面4.3米。

湘阴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长,春夏季节降水集中。

年平均气温为17℃,年无霜期为223-304天,年日照1399.9-2058.9小时,年平均降雨量为1392.62毫米,主导风向为北风、南风、西北风,年平均风速为3米/秒。

就湘阴县的历史而言,早在新石器时代,该地区就有祖先在这里繁衍生息。春秋时期,湖南省湘阴县先属罗国,后成为楚国的疆域。这也是湘阴古称“罗城”的重要原因。

战国时期,该地区仍然是楚国的领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了秦朝。在县制下,岳阳市湘阴县属于长沙县罗县。

西汉建立后,长沙县改为长沙国。东汉建立后,长沙国改为长沙县,现属湘阴县。

建安十三年(208年),刘备平定荆州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

公元215年,湘水划界后,长沙县改为东吴。西晋建立后,该地区属于长沙县罗县。

南朝宋元徽两年(474年),湘州刺史王僧虔诚地演奏朝廷。割罗县、益阳县和湘西县的一些地方位于一个新县,名为湘阴。它属于长沙的内部历史。该县建立了钢琴和国际象棋观望(今县芦苇场鲶鱼洲中部)。

因此,湘阴县的建制始于南宋,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县治迁黄花城(今鹤龙湖镇黄花岭)。

隋开皇九年(589年),隋文帝杨坚成立隋朝后,省湘阴进入岳阳县,县治迁长乐(今汨罗市长乐镇)。

开皇十一年(591年)将岳阳县改为湘阴县,县治迁至春秋罗子国都城、秦代罗县古罗城(今屈原行政区马头槽)。

唐武德八年(625年),唐朝成立后,罗县进入湘阴。此时县域广阔,地辖湘阴、汨罗、平江三县(市)。

唐中宗神龙三年(707年),由于地域太广,难以治理,于是分析了湘阴县东部位于昌江县(今平江县),属于岳州,湘阴县同年治迁城江城(汨罗市川山坪镇常公村)。

五代后,周广顺三年(953年),县治迁至白茅城(今汨罗市川山坪镇石桥村)。宋太宗淳化四年(993年),湘阴县改为潭州(今长沙)。

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县治迁湘江沿岸的瓦碎潭,即县城(今文星镇)。

元成宗元贞时期,湘阴升为州,属潭州路,元文宗时期,湘阴县又改为天临路。

最后,明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降州为县,湘阴县属长沙府。

湘阴县清代仍属长沙府。

1928年,湘阴县直属湖南省。

1966年,湖南省划出湘阴县东部5个区建汨罗县(后升为汨罗市)。

1983年2月8日,岳阳市升为地级市,取消岳阳地区,将取消岳阳地区后的湘阴县、浏阳县、宁乡县划归长沙市管辖;

同年7月13日,岳阳地区恢复,将长沙市管辖的湘阴县划归恢复的岳阳地区。

湘阴县1986年改属地级岳阳市。

如今,湘阴县隶属于湖南省岳阳市。截至2019年底,湘阴县下辖1条街道、12个镇、2个乡,总人口约78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