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0日

春秋时期为什么叫春秋?

众所周知,春秋战国实际上指的是两个时期。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大诸侯国年复一年地战斗,因此被称为"战国时期"。那为什么周王室还存在的春秋时期叫春秋呢?

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字不是古人一时兴起的。春秋之所以被称为春秋,是因为它与一本书有关。你一定听说过这本书的名字,叫《春秋》。这本书记录了鲁隐公元年,即公元前722年,鲁哀公14年,即公元前481年,鲁国和其他诸侯国在过去242年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

书中记载的242年正好是历史上的春秋时期。这本书是现存最早的编年史书。表面上看是史书,但最重要的是他留给后人。"义"而不是史。

书中用对历史事件的阐述向后人表达了一些对事物和人物的看法。细节中会详细阐述褒贬,这就是所谓春秋笔法的来源。

《春秋》这本书所隐含的褒贬都在细节中,不容易被人发现。因此,后人,为了让人们更好地理解"春秋大义",后人做了三个注释,就是我们熟悉的《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其中关羽最喜欢的是这三个注释中的《左传》,这就是为什么后人认为关羽喜欢读《春秋》。

事实上,这是一种误解。关羽喜欢读《左传》。据裴松的《三国志》记载,这个人很长,很好学,读《左传》有点上口。《左传》和《春秋》不是一本书,因为《左传》是《春秋》的注释。因此,《左传》也被称为《左氏春秋》。

为什么《春秋》这本书记载的242年被称为春秋时期?

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因为这242年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周朝是以周礼为基础的。周礼明确规定了社会水平和整体社会制度,对人们的生活水平有详细的规范和要求。

然而,从春秋记载的鲁隐公时期开始,周立建造的社会基石开始崩溃。最典型的事情是,鲁隐公11年后杀死了鲁隐公。鲁桓公在没有周天子封的情况下继位,违反了诸侯继位必须接受周天子封的规定,这是对周立的公开践踏。

因此,鲁桓公杀死鲁隐公后,每个人都在看周天子如何处理他。如果鲁国如此公开地违反了周礼的规定,那么诸侯国一定更加肆无忌惮,开始不遵守规则。

结果,当时在位的周天子周桓王并没有去攻打鲁国。后来,楚武王自称楚王,没有经过周天子。周天子没有去攻打楚国的所有诸侯国。杀人称王如此公开,违反周礼也没关系。当然,没有必要遵守周礼的规则。

因此,从这一时期开始,周朝建立的规则开始逐渐崩溃。每个人都开始告诉你谁的拳头很大,而不是谈论规则和武德。据史书记载,在春秋两季的242年里,共有36位君主被臣下或敌国杀害。

此外,还有52个诸侯国被摧毁。显然,这些被杀的国君和被摧毁的诸侯国不是周天子授权的。如果规则坏了,世界就会混乱。这就是为什么春秋被称为礼崩乐坏。因此,这个礼崩乐坏的时期也被单独提出,被称为春秋时期。

那么,为什么这个时期被称为春秋而不是冬夏呢?这与古人的工作习惯有关。古代社会的主要经济模式是农业,农业是春季播种,秋季收获。春秋是古人最重要的两个季节。因此,当古人命名时,他们使用了一年中最重要的两个时刻,春秋作为名字,这也是春秋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