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0日

科举试卷收上去后要弥封,这个制度是从何时开始的?

科举制度产生于隋朝,在唐代逐步完善。在当时的考试中,一般的姓名、籍贯和其他身份信息都是公开的。一些富有的贵族可以在上市前知道录取结果,考官也可以玩技巧来赢得亲信。

武则天,由于官员选举多为虚假,他命令考生将试卷上的名字贴上,并秘密测试以确定排名。然而,这种做法并没有形成一个制度,考官在录取中仍然存在"兼收名望,不专辞章"。

北宋沿袭唐代旧制,考生"投卷"成风。在去贡院的路上,达官贵人可以向他推荐人才,称之为"公荐"。录取后,考生要到门口感谢考官,称考官为主考官"师门"、"恩门",而自称"门生"。赵匡胤和他的继承人为了防止权贵干扰、考官偏袒和师生结党,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

据《宋会要稿·选举三》记载,建隆三年九月规定:"今后和第举人不得向官子孙弟侄报告","不得称春官为恩门、师门,也不得自称门生。"宋太宗淳化三年殿试,礼部采纳陈靖监丞的建议,首次实施"糊名考校"法。也就是说,在举人考试前,先粘贴试卷上的姓名、籍贯等项目,然后在决定录取试卷后拆除密封,检查姓名和籍贯,以消除考官"容私之弊"。在咸平两年的礼部试验中,朝廷选派官员专司封印卷首。

明道二年七月,宋仁宗"自今考试以来,诏诸州举人,封弥卷第一"。从此,糊名考校不仅在殿试、省试中实施,还在诸州府实施。这就是弥封制度。

密封制度实施后,作弊的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但后来发现考官指示考生在试卷上做暗标记,有时考官可以识别笔迹。

为了防止这种作弊,朝廷采纳了袁州人李夷宾的建议,并单独记录了考生的试卷。大中祥符八年后,宋廷设立了一个专门的声誉录音机构,并派书记将试卷复制成一份副本。考官在评分试卷时只看副本,以回应考试结果的优缺点"一决于文字"。原来贵族和官僚利用科举腐败的特权被取消了。

但南渡后,由于宋朝的腐朽,徇私舞弊层出不穷,弥封也流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