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1日

赵高和嬴政是什么关系-(秦始皇为什么对身边赵高好)

秦始皇时期的赵高,真是个不可或缺的人才,深受秦始皇的信赖。

而且,大秦有一套制衡体系,正常情况下,包括赵高在内的所有人都不能成为“祸害”。

赵高之才

为秦始皇所器重的赵高有两种卓越的才能。

1、书法才能。

今天,书法是一门陶冶情操的艺术。

然而,在致力于“书同文,车同轨”的秦始皇时代,书法是“刚需”。

如果你规定每个人都使用统一的单词,那么你总是要展示标准的单词供每个人学习!

因此,几位大秦书法大师制作了由朝廷颁发的模型,认为这是官方的识字教科书。

李斯作《仓颉篇》七篇,赵高作《爱历篇》六篇,太史胡不敬作《博学篇》七篇。

显然,赵高作为顶尖的书法大师,对秦始皇的“书同文”至关重要。

2、律法大才。

赵高因精通狱法,为秦始皇作了器重,并让赵高教胡亥“法”。

毕竟,胡海是王子。当然,他所学的方法不是“打败住院、赢得监狱”等“普法宣传”,而是从立法者的角度学习法律的本质和本质。

秦始皇下令赵高教胡亥以法,正说明赵高对法律的透彻理解已经是大师级了。

始皇的信任

秦始皇信任和欣赏赵高。

《史记.蒙田传》记载:中车府令赵高是秦始皇任命的。

中车府令,是太仆的官员,级别说高也不高,但是,这个职位掌乘舆,相当于天子的侍卫车马队长。

这个职位,万一选错了人,天子在车里睡觉的时候可能会被刺杀!

所以,只有天子引起心腹的人才能承担这个职责。对于整天被暗杀的秦始皇来说尤其如此。

秦始皇亲自选择赵高担任此职,说明始皇对他的信任。

与此同时,秦始皇为了“偏袒”赵高,甚至不惜“破法”。

赵高曾犯死罪,蒙毅不阿,定其罪为死,除其宦官。

秦始皇以为赵高敦在事,赦免了他,连官爵都恢复了。

可以说,在始皇眼里,赵高可谓“心腹” 能臣”。

相互制衡的系统:赵高的威胁不大

而且,从常识上讲,赵高的水平还不够,真的不能成为祸害。

当时稳定最重要的人有三个。

1、郎中令:蒙毅。

郎中令掌宫廷侍卫,掌控宫廷武装力量,既保证了宿卫天子的安全,又保证了朝廷的稳定。

后来,在赵高帮助胡亥夺权后,他迫不及待地想成为这个职位。

此事,蒙毅担任郎中令。

2、总理:李斯。

丞相不用说,百官之首。

在秘议中,赵高、胡亥指出:不与丞相谋,恐事不能成。

此时,丞相李斯,正是秦始皇的心腹。

3、将军:蒙恬

将军蒙田和公子扶苏,领兵数十万驻扎在北境,是外军的主力军。

郎中令掌握宫禁武装,丞相领百官,将军蒙田领数十万大军,内外相制,赵高一个中车府令不值得担心。

此外,大秦作为统一王朝的时间并不长,但作为一个政权,它已经存在了数百年,其权力继承方法已经成熟。一开始,嬴政13岁就位,可以顺利完成过渡,更不用说今天了?

系统漏洞

再完美的系统,也有“漏洞”。

权力上的漏洞往往出现在权力过渡中。

如果秦始皇能以正常的方式宣布储君,安排背后的事情。那么,依靠相互制衡的制度,就能保证帝国的稳定过渡。

然而,秦始皇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感受到秦王之前遇到的太后权重问题,决定不立皇后。

既然不立皇后,自然也不能早早立王子,否则,即使王子的母亲没有皇后的名字,也有皇后的事实。

不早立储君,意味着一旦天子突然死亡,所有的公子都有可能“共逐之”。

阴谋家最喜欢这种土壤。

此外,秦始皇本人求长生之术,忌讳“死”,因此,君臣之间没有明确的安排。

如果事情变坏了,他总会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大。-墨菲定律

可以说,即使秦始皇-二世的交接能够顺利完成,大秦的系统性漏洞迟早会发生在后世。

事发突然

秦始皇临死前的举措放大了漏洞,给了赵高机会。

从秦始皇最后一次出行的路线来看,目的地似乎是到九原,召集内外大臣、内军外军,共同建立皇储。

然而,到山东荣成时,始皇突然病重。

此时,始皇仍然没有安排身后的事情,而是让郎中令孟毅回咸阳祭祀山川,以求健康,然后继续北上。(似乎始皇帝仍然相信他能“长生不老”)

这样,掌乘舆的赵高就成了最高级别的近臣之一。

始皇去世时,只有胡亥、赵高、李斯等人。

负责宫廷侍卫的蒙毅,在外面拥抱重兵的蒙田,都不在身边,这几乎注定了政权交接的动荡。

总理李斯同意,因为始皇死在外地,为了防止公子作乱,暂秘不发丧。

这给了赵高一个宝贵的权力交易时间窗口。

而李斯的痛点也很明显:一朝天子一朝臣,秦丞相的功臣,长期以来,在易主之后,往往会受到打击。而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扶苏、蒙田等人关系密切,扶苏上位,李斯的命运几乎不难预测。

赵高以此为痛点,完成了与李斯的谈判,形成了联盟。

最后,李斯、赵高合作,除了他们共同担心的蒙田、扶苏外,完成了“沙丘之变”的全过程。

可以说,正是秦始皇仓促死亡,蒙毅外出,导致秦始皇死亡时中枢短暂失衡,给了赵高等人活跃的空间。

总的来说,赵高的才华比较突出,赢得了秦始皇的信任。

而大秦的制度,原本也可以防止任何野心家从中作乱。

然而,秦始皇并没有早起储君,相信“长生不老”,没有妥善安排背后的事情,最终造成了制衡系统的漏洞,这给了赵高“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