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1日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是什么

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亮的崇拜,历史悠久。“中秋”这个词最早记录在《周礼》中。因为中国古代的历法,农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天,八月中旬,所以叫“中秋”。此外,在一年四季中,每个季节都分为“孟、仲、季”因此,秋天的第二个月被称为三个部分“仲秋”。直到唐初,中秋才成为固定的节日。民间尚有“吴刚伐桂,嫦娥奔月”神话传说。中秋节,各地都有自己的习俗。但中秋节的习俗无非是祭月、赏月、观花灯、吃月饼。

中秋节的起源离不开月亮。中秋节是古代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秋分是古老的“祭月节”。祭月在中国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中国古代的一些地方“月神”崇拜活动。中秋节是传统的“秋分祭月”而来。在传统文化中,月亮和太阳一样,这两个交替的天体成为祖先崇拜的对象。中秋节起源于古人对月亮的祭祀,是中华民族祭月习俗的遗存和衍生。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节俗因素大多有着古老的渊源。

中秋节起源于对天象的崇拜,从古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祭月在中国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习俗,是中国古代的一些地方“月神”崇拜活动。二十四节气的秋分是古老的“祭月节”。中秋节是传统的“秋分祭月”而来。在古代农耕社会,古人认为月亮的运行与农业生产和季节变化密切相关,因此祭祀月亮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祭祀活动。祭月作为民间节日的重要礼俗之一,逐渐演变为赏月、颂月等活动。中秋节在汉代很流行。汉代是中国南北地区经济文化交流融合的时期。地方文化交流使节日习俗融为一体。“中秋”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汉代文献中,成书于两汉之间的《周礼》(世传为周公旦,实际上成书于两汉之间)说,先秦已经存在了“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据记载,在汉代,有在中秋节或立秋日敬老、养老、送雄粗饼的活动。晋时也有中秋赏月的文字记载,但并不常见。在晋朝之前,中秋节在中国北方并不流行。唐代中秋风俗在中国北方很流行。唐代中秋节已成为官方认可的全国性节日。《唐书·记载了太宗记“八月十五中秋节”。唐代长安地区中秋赏月风俗十分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都有咏月诗。并将中秋节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相结合,使之充满浪漫色彩,玩月之风才大兴。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至今仍在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