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0日

比夏朝还早的朝代(比夏朝更早的王朝考古取得重大发现)

摘要:换句话说,四章对应于于夏商周,即尚书认为“于”是中国第一个与夏商周并列的王朝,比夏商周早。巧合的是,当你打开先秦经典时,你经常可以看到“于夏商周”的表达。

所谓“尚书”,由四章组成,最后三章是《夏书》、《商书》、《周书》,但第一篇是《虞书》,讲述了尧舜禹皋陶伯益后姬等人的故事,如《尧典》、舜典等等。

换句话说,四章对应于虞夏商周,即尚书认为“虞”是中国第一个与夏商周并列的王朝,比夏朝早。

巧合的是,翻开先秦典籍,经常可以看到“于夏商周”的表述。《国语》讲述了“丈夫成为天地之功者,他的后代不是不规则的,于、夏、商、周也是”。《吕氏春秋》记载“今于夏殷周没有存者,他们都不知道如何反对自己”。商鞅曾经说过“周不效法商,夏不效法虞”。

问题是:史记把“夏”定为中国第一王朝,现代古史辨派直接否定虞朝。现代人大多认为虞朝是传说,那么虞朝存在吗?事实上,随着现代考古学的深入,现在已经取得了一些重大发现。

陶寺遗址:帝舜之都?

据史书记载,舜年轻时活跃在冀州的历山、雷泽、河滨地区。帝尧嫁给他二女时,“尧厘降二女于桂睿,妃于虞”。经过考验和调查,舜协助帝尧20年。最后,帝尧禅位于舜,“舜摄政八年,尧崩”。

就当时的交通条件而言,舜与尧必然处于同一时空,两者关系极其密切,即舜族离帝尧之都不远,否则就不能这样交流。

根据考古发现,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的陶寺遗址被称为“最早的中国”,与历史书记载的姚都非常相似。因此,陶寺遗址现在被普遍认为是姚都。

在这种情况下,帝尧禅位后,舜都也在陶寺遗址?北魏李道元在《水经注》中转述了应绍的观点,认为“尧舜并都之也”!或者,帝舜在自己的地盘上又建了一座城市,离陶寺遗址不远?

舜都何在:古今考证

舜都到底在哪里,不妨看看古今的考证,比如以下三点:

首先,《竹书纪年义证》:唐代李泰的《括地志·蒲州·河东县》记载:“蒲版,舜老都,其北有长版,是邑之险,故称蒲版。”“河东县南二里故蒲坂城,舜所都也是。城内有舜庙,城外有舜井和二妃坛。”

唐代蒲州,就在今天的山西运城永济市,两者高速相距178公里,当然陶寺遗址与顺都的具体距离要么更短要么更长。

值得一提的是,《括地志》中曾提到,夏都灌溉“在洛州巩县(现郑州巩义市)西南58里,盖杰居住。”在这个大概的方向上,考古学确实发现了二里头的遗址。

其次,学者认为,“古冀州”大致位于黄河以东、汾河以西的晋南,离陶寺遗址不远。后来,随着祖先的迁徙,“冀州”的名字可能被带到了河北。上图是今天的汾河地图。陕西和山西的边界是黄河,但古汾河已经改变了道路。

总之,帝舜大致活跃在晋南汾河地区,与括地志中舜都永济市的地理位置相一致。史书还记载,舜“一年聚居,两年成邑,三年成都”。因此,位于永济市的舜都应该是尧禅位前的舜都,然后帝舜进入陶寺遗址。

第三,在山西运城,商周时期有两个虞国,反映了“虞”与这里的关系。纣王释放姬昌后,姬昌回来首先解决了“虞芮之争”。芮国大致位于陕西大理,虞国位于山西运城。

武王灭商后,在今天的山西南部运城夏县和平陆北地区,将族亲分封(古公的第二个儿子,泰伯奔吴的主角之一),建立了虞国。

此外,汾水以西地区还保留了许多与帝顺相关的文化,远远超过其他地区,如贵阳、历山等地名,其中贵阳沟一直有陶罐手工业,历山有中晚期陶寺文化的小遗址。

由此可见,史料和考古迹象表明,舜应建都于永济市,位于山西运城陶寺遗址统治区的诸侯(与帝尧或有血缘关系,属于分封诸侯)。后来,帝尧成为帝舜,迁都于陶寺遗址。

虞舜朝:存在百年左右:存在百年左右:

陶寺遗址考古显示,该遗址面积280万平方米,拥有前所未有的城市遗址、匹配的墓地、世界上最早的观象台、宏伟的宫殿、独立的仓储区、官方管理下的手工业区等,被称为“最早的中国”。

其中,洛阳王湾三期文化,4000多年前,突然进入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同时摧毁石家河文化遗址20座城市,取代石家河文化,这一现象与历史书中的“玉三苗”高度相似,因此王湾三期被认为是玉都。

换句话说,由于大禹是帝舜的大臣,帝舜的陶寺势力至少延伸到河南洛阳,甚至历史书上也说过“尧舜征三苗”。由此可见,陶寺遗址的势力范围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大。

此外,陶寺遗址分为早、中、晚三期,其中早期持续200多年。研究对应帝尧时代,中期持续100年,即距今4100-4000年左右。研究对应帝舜时代。因此,帝舜建立的政治力量统治了陶寺遗址大约100年。

(注,尧舜或部族、势力的名字,或长期持续的政治势力中的两位著名领导人,否则帝王尧舜不可能统治这么久。)

可以判断,帝舜建立的政治力量本身就非常强大。当时,它统治了许多部落和巨大的地区,持续了一百年。因此,难怪先秦史书承认“虞朝”,并将其与夏、商、周并列。

最后,既然先秦将“虞”与夏商周并列,为什么司马迁认为“夏”是中国第一王朝?

原因是:首先,春秋之后,文献丢失,大量关于虞代的史料丢失。战国后,虞朝的历史被诸子加工改造,可信度大大降低。司马迁很难理解和描述虞朝。

其次,先秦儒家将夏朝以前的历史描述为禅宗制度。例如,唐禹时的尧舜被理解为两位皇帝尧舜的禅宗制度。司马迁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自然不会被视为“王朝”。

司马迁写的所谓“智者千忧必有一失”,千古巨大,但并不意味着他都是对的。从陶寺遗址和先秦文献来看,原始王朝“虞朝”大概也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