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0日

经典古装电视剧推荐(盘点口碑最好的10部古装剧)

在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中,拍古装剧有着天然的历史优势,但拍得好不好,又是另一回事。

近年来,古装剧泛滥,但通过的戏却寥寥无几,堪称优秀的戏更是凤毛麟角。

因此,我们来看看豆瓣评分最高的10部国产古装剧,也算是口碑最高的10部国产古装剧。

这里先说明一下,本文将戏剧中提到的古装年限限限制在中国近代史上,即1840年之前,而且分数必须在5万以上。

第十:汉武大帝

豆瓣评分:9.2

很难想象,这样一部阳刚雄浑的历史剧,竟然来自一位女导演:胡梅。

当我们翻下简历时,我们会发现她还有另一部历史巨作《康熙王朝》。

这是注定要写在中国电视史上的人才。

从汉景帝时期七国战争的平定到汉武帝54年的统治时期,整部剧《汉武大帝》横跨了相当长的时间。

在此期间,匈奴频繁入侵中原,汉武帝动员全民,连续几十年征服。

但是这部剧的战争剧在播出时受到了很多批评。

根据导演的说法,这种戏拍了很多,也很用心,但是播出的时候却被大大删除了。

虽然战争场面不足,但这部剧依然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那个骄傲的时代。剧中汉武帝的那句话“寇可往,我也可往”,现在听到还是一样的激动人心。

该剧的大部分情节都来自史诗记载,还展示了许多历史典故,如“张骞出使西域”。

浪漫的氛围,开拓进取的汉族精神,会让观众不由自主地产生民族自豪感。

作为第一个男主角,汉武帝的一生全景展现,雄才大略有,胆识过人,晚年的荒谬行为也不忌讳。

所谓伴君如伴虎,就是涉及数十万人、将皇后卫子夫和儿子刘据逼到死路的“巫术之乱”。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的服化道也十分讲究,外将内士、后宫嫔妃都像是从历史上走出来的人物。

因此,《汉武大帝》也成为许多人对大汉王朝的第一印象,甚至最深刻的印象。

第九:《康熙王朝》

豆瓣评分:9.2

2001年,著名小说家二月河的《夕阳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康熙大帝》被改编为《康熙王朝》。

在人气方面,该剧的爆火程度不亚于改编自三部曲的另一部剧《雍正王朝》。

但就口碑而言,却备受争议。

相当一部分观众认为《康熙王朝》本质上是一部大男主爽剧,甚至是陈道明的个人秀。

剧中的康熙仿佛戴着金手指,主角的光环极其强大,像天降奇兵一样的角色帮助他化险为夷,一路升级打怪,手到擒来。

剧中几乎所有的女性角色都爱他。

就历史事实而言,该剧也出现了许多历史错误,其中最受批评的是孝庄自称死亡。

有些台词也相当大胆,即使现在也会感到惊讶。

但客观地说,该剧在重大事件中仍然忠于历史。

而且它之所以让老少观众着迷,主要原因是剧情的张力相当到位,每个角色都塑造得非常生动。

广播电视曾评价过它“思想、艺术、愣治性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该剧展示了康熙和大臣们在商业上的各种状态。对观众来说,它比剧中的其他皇帝更真实,没有脸谱。

当然,这部剧的主题曲《向天再借五百年》更是画龙点睛。

总的来说,这部剧有明显的瑕疵,但仍然是经典之作。

第八:大秦帝国纵横

豆瓣评分:9.3

事实上,两千多年前战国历史上没有多少剩余文献记载。

改编自孙皓晖同名小说的电视剧《大秦帝国》,从首播到结局持续了11年。

四部曲分别是《大秦帝国裂变》、《大秦帝国纵横》、《大秦帝国崛起》和《大秦赋》。

从口碑上看,前两部的好评明显胜出很多,第四部是吐槽声。

前两部作品经常被比较,很多人认为《大秦帝国纵横》的历史厚重感相对较弱。

但与此同时,第二部不再像以前的作品那样“拔高”秦,而是描绘了人性的复杂性,展现了群体形象的参差感。

秦惠文王、张仪、楚王、芈月等人在剧中也显得更加真实立体。

此外,该剧在呈现秦国的日常礼仪、风土人情等方面也特别精致。

剧组邀请专家制作简单的服装道具,并聘请礼仪专家对演员的举止和演讲进行专业培训,真正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性格。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刚上线时,豆瓣评分只有7分,饰演秦惠文王的富大龙更是备受争议。

事实上,秦惠文王在历史书上的记载很少,所以富大龙在阅读了唯一的文献后,加上自己的理解来诠释人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另类帝王”的诠释也逐渐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第七:大秦帝国的裂变

豆瓣评分:9.3

所谓“裂变”,不仅是指“商鞅变法”的变化,也暗示了商鞅最终被车裂的惨痛结局。

除商鞅外,还有秦孝公、魏惠王、公叔痤疮等人物。

在王志飞、侯勇、李立群等戏骨的精彩演绎下,每个角色都非常生动立体,非常贴近历史原型。

除了演员的表演,该剧最受称赞的是精良到位的制作,堪称史诗般的观感。

其中,剧中的战争场面特别壮观,仪式感强,相当讲究,把古战场的战术和规章制度都展现得非常清晰。

军队整齐统一,气势如牛,就像经典台词“勇敢老秦,共赴国难”一样,血气十足。

此外,剧中的台词也很精彩,比如秦孝公和卫鞅的四连问答。

不能变? 法立如山。 不能缓? 法贵时效。 不能减? 减刑溃法。 不能特赦? 法外无恩。

由此可见,商鞅行法治的坚决,秦国的开明,剧集的格局也立刻被打开。

但必须承认的是,该剧对商鞅和秦国的“美化”确实引起了很多争议。

编剧对秦国的尊重已经达到了认为它是中华文明的积极来源,这显然与我们对秦国的印象大不相同。

然而,这种不跟风,甚至挑战历史观的勇气,也许也是这部剧成为经典的原因之一。

第六:雍正王朝

豆瓣评分:9.3

在很多观众眼里,雍正王朝不仅是口碑杰作,也代表了国产历史剧的最高水平。

1999年,中国的改ge开放正处于关键阶段,这个时代的特点也成为了该剧的主题,即改ge。

这部剧也不负众望,在保持主题深度的同时,也兼顾了内容的通俗性,真正实现了雅俗共赏。

历史剧应有的厚重感、紧凑感和精致感,一一处理。

因此,播出后既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又不失热度。

《康熙王朝》真正探讨了一个王朝是如何通过夺权和官治两个关键情节运作的。

剧中描绘了危险的惊心动魄的风暴,以及精彩的朝堂竞争,高潮迭起,环环相扣,让观众欲罢不能。

它所涉及的人生道理和职场智慧,也被许多现代人视为成功学习的宝典。

此外,该剧还描绘了历史人物的复杂性,从年羹尧、隆科多到八爷、十三爷等。

由焦晃饰演的康熙皇帝,沉稳老练,帝术由心,成为众多观众心目中最经典的康熙形象。

而这一版的雍正,却被塑造成了改ge的英雄,虽然四面楚歌,依然为天下人力挽狂澜。

但即便如此,雍正身上的无力感和孤独感,却格外明显,总是挥之不去。

最后,八爷一句话“四哥,我输了,但你也没赢,你赢的只是生前背后的骂名。”,原来英雄是孤独的。

有网友评论说,雍正王朝是20世纪最后一部大制作,但却给21世纪的开始留下了浓墨重彩。

这句话确实不虚,这部剧引发了拍摄历史剧的潮流,随后出现了《汉武大帝》、《贞观之治》、《走向共和》等。

即使十年后的清穿剧,以雍正帝的剧情设计为重点,也可以看作是该剧的影响。

第五:大宋提刑官

豆瓣评分:9.3

《大宋提刑官》作为中国第一部古装纪实刑侦剧,当时可谓“非常规”题材,说是自然流量也不过分。

该剧当年平均收视率达到7.85%,超过《新闻联播》的6.18%。

口碑和人气兼收的原因有很多。首先要提的是,这部剧在很大程度上还原了书中的验尸手法。

什么是蒸骨法,漏骷髅法,正面直给的死尸镜头来得猝不及防。

然后是剧中情节的设计,既复杂又环环相扣,追求细节上的精准控制,每一个伏笔都是有用的。

而且每当证人回忆起来,这部剧都会重现口头内容,更加真实客观。

另外,整部剧设计了50多个人物,每个人的出现都与案件密切相关,所以这部剧的群像刻画也相当精彩。

宋慈与反派吴淼水、刁光斗等人的对峙,堪称剧中最精彩的桥段。

在这些过程中,这不仅是正义与罪恶的对抗,也是官场微妙的生存法则,也是封建社会的基础。

剧中的台词直透人心。

这让宋慈意识到自己无法扫清大宋官场的积弊,一场大火打败了他最后一道防线。

在官场之后,理想主义以悲伤结束,这也是国产剧中罕见的结局。

除了剧情,剧中的妆容也很精致,水墨画风格的画面也高度还原了宋风的古韵。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剧的很多演员,比如郭达、范伟、郭冬临,都是喜剧演员,但根本不会让人玩。

何冰饰演男主角宋慈,演技也很细腻到位。

临走前看着衙门的特写镜头,从泪水到释然一笑,没有所谓的“爆裂”戏,却直戳人心。

第四:《甄嬛传》

豆瓣评分:9.3

和《康熙王朝》一样,《甄嬛传》也受到了很多争议。

但是播出十几年,经常可以登上热播榜,进行各种有趣的二次创作。足可证剧本身的质量确实在线,经得起放大和仔细思考。

连导演郑小龙都忍不住问:你没有别的戏可看吗?

作为一部宫廷剧,这部剧有相当多的角色,能让观众记住十几个角色,就是《甄嬛传》创作者的本事。

在这部剧中,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都不能用非黑即白的角色来看待。他们生动立体,让人又爱又怜又恨。

从某种程度宫斗剧是女性视角下的“权谋剧”。

因此,该剧在播出时也被称为清宫版的《杜拉拉升职记》。

在后宫的磨难和洗礼中,从下往上爬的女主人公形象很容易成为现实女性尊重的对象。

但《甄嬛传》显然不仅仅是要表达的。

事实上,在甄嬛的反杀和黑化过程中,封建皇权对女性的压迫和异化是人性反抗失败的衬托。

人们口中的“爽”剧,并不以大快人心为结局,而是让观众深深感受到那个时代女性的悲哀。

这样一部有历史沉淀感的剧,显然和大多数其他宫斗剧不在同一水平。

此外,该剧的服化道也非常出色,几乎每一位女演员,都在该剧中呈现出最佳状态。

此外,这部剧的台词设计也是独一无二的,比如经典的“贱人是矫情”、“臣妾做不到”等等,到现在还挺出圈的。

三是《琅琊榜》

豆瓣评分:9.4

作为一部改编自网络小说的电视剧,《琅琊榜》的影视过程真的值得当前国产剧的制作团队学习。

该剧保留了原有的架空背景,但在服化道方面,却尽力参考真实历史,制作精良。

该剧从服装、器物、室内装饰到镜头的画面构图,尽显古韵,赢得了国内外观众的多次赞誉。

在剧情方面,该剧删除了原著中一些不必要的支线,使故事看起来更加紧凑。

有网友评论道:《琅琊榜》是以正剧的态度制作爽剧的。

这句话可能会引起粉丝的不满,但必须承认的是,与大众意义上的权谋历史剧相比,《琅琊榜》确实有很多“爽点”。

从这些角度来看,《琅琊榜》实际上被严重高估了。

就像剧中出现的一些神秘的机构和奇怪的艺术,江湖味十足,虽然娱乐性十足,但很容易失真。

在权力斗争的内容部分,许多观众也批评情节安排有点幼稚,逻辑往往不能自洽。

此外,过于理想化的主角和故事发展也颇具争议。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该剧所强调的家国情怀和价值观,确实与传统文化价值观一脉相承。

通过梅长苏这个角色,中国传统“士人”的道德品格和理想也得到了恰到好处的呈现。

作为观众,我们真的会在不同程度上被感动和共鸣。

二是《武林外传》

豆瓣评分:9.6

与本文中的其他古装剧相比,《武林外传》确实有点“不正经”。

当年开播的第一天,该剧也以1.95%的低收视率反映了观众对这部新奇剧的“不适应”。

但很快,该剧第二天就涨到了4.26%,从那以后一直稳定在5%左右。

直到现在,这部剧都是重温领先的剧集,“国产情景喜剧的巅峰之作”当之无愧。

虽然剧名是《武林外传》,但剧中的主角每天都在“捣乱”,你伤害我,我伤害你。

但正是在这些人的成长过程中,让大家看到了生活质感的辛酸、喜怒哀乐,用“人情味”打动了观众。

剧中的佟湘玉、郭芙蓉、白展堂、吕秀才、李大嘴等都是鲜活立体的,就像你我一样,观众既看着他们,也看着自己。

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这里也许可以更准确地说,真正的侠义在于心灵的成长。

正如片尾曲所说: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失望,但你的生活还是要继续的。

前80回结束了,但江湖还没有结束,后面的内容留给观众自己写。

在很大程度上,该剧是一部先进的神剧,颠覆了传统武侠叙事,提升了我们的喜剧品味。

到目前为止,剧中的台词还没有过时,关于打工人,关于明星片酬,关于爱情,应有尽有。

第一:大明王朝1566

豆瓣评分:9.7

2007年,《大明王朝1566》为芒果台购买,播出后收视率从未突破0.5%,明显惨淡。

2017年,一个视频平台买下了该剧的网络版权,然后正式重播。到目前为止,有超过17万人得分,王者得分9.7分,神剧放弃了其他人。

神在哪里?神在官场运作和权力斗争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部剧甚至杜绝了其他剧对权力和震惊的意淫。

从皇帝嘉靖到内阁,再到地方要员和中下层官员,没有人是绝对浑浊的,也没有人能用金手指帮忙。

在权力的漩涡中,每个人都是凡胎的身体,即使权力在手,也在焦虑。

该剧的叙事结构相当严谨,人物的行为和故事的发展符合动机逻辑。他们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表现出对当前形势的看法和态度。

有人说,在它面前,《权力的游戏》只能改名为《权力的斗殴》。

剧中的权谋斗争强调了各方势力的相互约束和平衡。

而且这一点,即使到现在也是适用的。

而剧中所蕴含的官场智慧和人生哲理,这就是为什么观众会一次又一次地刷牙。

剧情方面,该剧从“改稻为桑”的政策出发,带出了廉腐之争与贫富对立的话题。

并将矛头指向权力最高的人,深度之强是其他大部分剧集无法比拟的。

同时,从现代的角度来看,它批评封建制度本身的局限性和腐朽性,然后分析明朝衰落的原因。

此外,该剧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也相当出色,描绘了封建社会的官场众生相,堪称完美的群戏。

陈宝国、黄志忠、倪大红等人的表演都精彩到位,充满感染力。

而且该剧的导演张黎、编剧刘和平,也合作创作了几部国产精品。

美中不足的是,这部剧的服装不够精致。

除上述十部剧外,《西游记》86版、87版《红楼梦》和94版《三国演义》也排名第一,98版《水浒传》也备受好评。

由于这四个名字本身有着广泛的观众基础,在早期甚至领先风骚,属于一个独特的存在,本文将不再列出仅限于空间的原因。

而《走向共和》也同样优秀,如果单看口碑在这个榜单上也是数一数二的,但由于剧中现代戏的分量很大,这里就不放进去了。

而且从以上十部剧来看,有一半以上是历史剧,可见这类剧确实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正因为如此,历史剧的制作才不能马虎。

我们没有要求一部历史剧还原历史,但在把握剧情的严谨性和逻辑性、刻画和塑造人物时,千万不要随意去做。

无论是历史剧、宫斗剧还是喜剧,作为一部古装剧,至少要让大家身临其境,给人一种古老的氛围。

综上所述,一部优秀剧的诞生,导演、编剧、演员等创作者的水平都要在线,同时也要辅以精良的服装化道和配乐。

今天的国产剧,往往是s级,几亿大制作,有的还邀请了老戏骨坐阵,最后大部分雷声大雨点小,只是在烂剧名单上加了一个。

那些口碑好的经典剧,曾经以为是某部剧的起点,却成了巅峰。

十几年二十年过去了,念念不忘,没有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