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2日

苗族的来历,苗族陶姓的由来?

苗族陶姓的由来

第一个历史渊源:来源于祁姓,源于尧帝繁殖居地陶,归属于以居邑名叫氏。上远古时代的尧帝,初处于陶(今河南孟南或山东定陶西南边),以制瓷为生,官称“陶正”。并封于唐,为唐侯,故名陶唐氏。它的子孙后代常以居地复姓名字者,流传姓陶。

苗族陶姓的由来

神话传说为何详细记载苗族的源头

由于苗族是轩辕皇帝的后裔

神话传说》中特别提到苗民。如《大荒北经》上说:“大西北国外,恶水之东,有些人有翼,故曰苗民。颛项生驩头,驩头生苗民,苗民釐姓,吃肉。”釐姓排轩辕皇帝孩子姓氏,表明苗民是轩辕皇帝的后裔,和骥头密切相关。这正是苗民的由来。

山海经为什么详细记载苗族的来源

苗族传统佳节日的由来,传说故事,庆祝方式是啥

苗族民间传统佳节日比较多,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赛、吃新节、赶秋节等,尤其以过苗年更为庄重。苗年等同于汉族人的春节,一般在立秋后举办。节日早上,大家将做好美味佳肴摆放在火塘边的灶上拜祖,在牛鼻子上抹酒以表并对辛勤劳作一年的酬劳。盛装的青年人男女跳起来踩堂舞。除开里程碑式的节日外,绝大部分在丰收以后或春耕大忙以前的冬闲时节举办。但是由于自然原因、社会家族差距的危害,苗族传统佳节日具有一定的地区性,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1、苗年 盛于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区和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的苗族聚集区。过苗年的日期,全国各地各有不同,但也是在收谷子入仓之后,即分别是农历的九、十或十一月的辰(龙)日或卯(兔)日或丑(牛)日举办。过苗年的头几天,每家每户要将房子收拾干净,积极备战年货礼盒,如:打糯米粑、酿米酒、打豆腐、发豆芽,一般还需要宰猪或买猪肉等。富有的别人,也要做腊肠和血豆腐,给家人缝做新买的衣服等。在苗年三十的夜晚,全家人都需要在家里吃年饭,除夕到深夜才把门打开放爆竹,表明迎来龙进家。在天刚黎明时,每一家均由老人在家里组织拜祖。早餐后,青年男人便上隔壁邻居拜早年,苗语称之为“对仰”(donfniangx),恭贺春节快乐。在新年的脑袋二天,家中有多个忌讳,如:不出去抬水,不砍柴、锄草;不打扫;女性不做针线活;有些地区,女性不做饭,由男生取代;男人爱出门拾粪等。苗乡的男婚女嫁,一般都是选择在出苗年的时间也。从第四天逐渐开始。一些老年人男女都纷纷背着酒、肉、糯米粑等走亲戚,或是在家里忙碌于招待宾客;一些年青男女或在各个村里吹笙舞蹈,或跳铜鼓舞、牛牛游戏;或是小伙儿去其他村庄游方场“游方”,男女丁互对唱,倾诉仰慕之情。前后左右主题活动,历经9多天才可以完毕。这也是苗族民俗最隆重的节日。 2、新春佳节 这是以阴历正月初一为新岁的汉族人和其它少数名族一同共度的传统佳节日。在黔东南的苗族,把新春佳节称为“汉年 ”(niangx diel)与传统“苗年”(niangx hmub)共存,和其他民族一一同共度,特别是那些但是苗年的苗族地域,通常是过年,但不如苗族过苗年庄重,识文字的苗族也贴些春联、贴门神这类,其他与过苗年同样,即增强了牛牛游戏、赛马会、走亲戚及其男女青年人“游方”、对唱等民族文化特色具体内容。有些人家男婚女嫁也选在春节举办。湘西地区的苗族过年,还举办经营规模隆重的“赶牛场”主题活动;广西融水县一带的苗族过年,举办芦笙晚会,每一年人民群众竟达上万人之众。 3、龙船节 这也是苗族的一种河面划船比赛的传统佳节日,流行于贵州的台江、施秉两县交界的清水江海峡两岸,和引入这一段河的台江巴拉河海峡两岸,黔东苗语称之为“哈仰勇”(qab niangx vongx)。在这片土地上平寨、廖洞等六七十个苗族村落,每一家都是有一至两根划船比赛使用的龙舟。每一年的阴历五月五日,或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这五天,生活在河两岸的苗族人民群众轮着举办盛大游戏而盛大的端午赛龙舟。在湖南湘西的金凤凰、泸溪、吉首市、保靖、花垣等地区,也流行划龙船,并且分男队、女队员、男女混和队赛事,场景很热闹。苗族的龙船节,虽说以练龙舟为重点的节日,但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和青年男女开展休闲活动,中老年访亲、沟通交流天旱和行业经验的节日。 4、四月八 每一年的阴历四月初八是贵州省的贵阳市、黄平、松桃县和湖南湘西等地区苗族的传统佳节日。该节是通过留念苗族英雄人物亚宜发展而来的。每到节期,苗族同胞们要煮制花糍米饭,聚拢在固定的地方吹笙,舞蹈或对唱情歌。在北京苗族也过四月八节。 5、吃新节 关键流行于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区和广西融水苗自治县地域。每年农历六七月间,当田间水稻出穗时,苗族村落每家每户在卯日(有的人在午日或辰日)共度“吃新节”。到时候,每一家都煮好了糯米糕、一碗鱼,一碗肉等,都摆放在地面上(还有的摆放在桌子),并在自己稻田里采收7—9根稻苞来放到糯米糕碗旁边,随后上香、纸,由年长者掐一丁点鱼类和糯米糕抛在地面上,并滴几滴酒,以表示敬祭和祷告大丰收,并把摘来的稻苞撕掉,挂二根在佛龛上,其他给孩子撕掉过来吃,一家人就兴高采烈地携手共进大餐。第二天,各村庄的男女老少者陆续衣着衣裳来观看芦笙会,参与跳芦笙会,参与跳芦笙舞;有些拉马来西亚赛马场赛马会,有些牵水牯牛来斗牛场牛牛游戏,节期一般2天。 挂丁规划区在农历六月头卯或二卯,凯棠规划区在六月十六日往后的卯日,地午、翁项、旁海、平乐在七月中下旬卯日。一些在七月半。节日期内,举办3至5天聚会,内容包括游方、跳芦笙、牛牛游戏、赛马会等。“吃新节”是苗族冬末春初最盛大游戏、最隆重的节日,由中国古代的祭拜发展而来,全国各地逢年过节时间不会一,一般在农历的六月刚到八月中下旬这段期间。逢年过节这一天,被邀请的顾客穿着节日盛放,挑上礼物,拉着牛牛游戏前去造访。祭过祖后,主客频频举杯恭祝大丰收。第二天进行牛牛游戏、赛马会、跳芦笙等系列活动。华灯初上,房间内飞出老人们的酒歌唱,芦笙场中荡漾着美好的青春欢歌笑语和欢乐旋律,芦笙声、酒歌唱、情歌唱、飞歌唱弥漫在苗寨的天空里。 6、芦笙节 流行于贵州的都匀市、麻江、丹寨各县市交界处的舟溪一带。各地节期不统一,一般在农历的正、二或三月;个别地区选在七月举办。通常是祭拜祖先,庆贺大丰收。一般在节日前要祭奠仪式,一般由某镇知识渊博的老年人组织拜祖,此外,家家户户都是在自己家自主拜祖,接着各乡各寨的女孩子衣着盛放,穿戴金银花银饰品,小伙子们都各自带上芦笙,从四方八面向芦笙场所席卷而来,各乡年轻男子青年人都各自排成圆形,吹笙舞蹈,不断四五天,氛围十分热烈,是一种融歌、舞、乐于一体的集体性的文艺演出。 7、花山节 此节别名“踩花山”、“跳花场”、“踩场”、“踩山”等,流行于贵州黔西北、四川南部和云南东南部的苗族地域。因为苗族居住地不一样,服装存在差异,因而,苗族过花山节的日期也不一致,节日的名字也有所不同。有的人在阴历正月,有的人在六月,有些在八月。在黔西北的铁盔一带,每一年正月初六至初八跳年场,二月十四至十六日跳桃花运场,七月十六至十八日跳爆米花场。先选定接花种子或接花秆。所说“接花种子”,就是通过三匹马披红,去别的花场中驮少量土壤来沉积进新场中,以表花种子;“接花秆”要用常青树制成,高三至四米,立身花场的核心。到时候,四方八面得人盛放前去,由首领公布跳场逐渐,小伙子们奏响芦笙,女孩子们围住花翩翩飞舞,相互之间比赛。在草秆的顶部悬有一幅两米长红稠和一个红绸子小包包,内窗奖励。谁可以一边吹笙,一边爬到花秆顶部,取出红稠(有些挂一壶酒)和红绸子小包包,而且还能从秆顶吹笙出来,谁便获得胜利得赏。有些地方还兼举办赛马会、阿胶及续麻针赛事等系列活动。青年人男女对唱,弹奏芦笙、箫、笛、扎念等传统乐器,倾心者互送刺绣手绢、裤带等物。老人则借机拜会亲朋好友,相互之间交心,主题活动一整天,乃至到半夜完毕。 8、赶秋节 流行于湖南湘西和贵州桦桃一带的苗族地域,每一年的寒露之日举办,历时一天。正在为每年农历“寒露”,青年人男女汇聚村落、山林,唱歌,寻找爱人。 最先,由衣着历史悠久民族服饰的一男一女假扮“秋公秋婆”,在大家的欢呼声中,各自撑起一个丰满的玉米棒子和一把金灿灿的谷穗,赶到秋千架下,向大众汇报一年的收获,庆贺农作物得到大丰收。然后,年轻人争先恐后的涌进荡秋千。秋千架有10米左右高,呈织布机样子,有彼此分开的八架车辐,每架能座一人。送秋人用劲促进,荡秋千旋转起来,越转更快,大家发出阵阵喝彩。忽然,送秋人用劲抵住荡秋千横木,荡秋千戛然而止,上面的人陆续跳下来。按习惯性,最终被停在秋千上的人都要大声喝歌。有些年轻人有心停靠在上边,借机用歌声向情侣表露心曲。 苗族赶秋节于每年“寒露””。赶秋节赶秋原来的意思是赶秋“千”,有关这一节日的来历,有一段美丽的故事: 据说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巴贵达惹的俊秀苗族青年人。他不但聪明勇敢品行端正,并且喜欢帮助别人,苗家人很喜欢他。巴贵达惹还没有合婚,媒大家慕名而来的赶到他们家说亲,九十九寨的小仙女们都暗暗地爱着,令人遗憾的是他一直没有心仪的。他心中的女孩在哪呢?一个秋色宜人的日子,巴贵达惹已经山上捕猎,突然他看见一只老鹰拽着一件东西飞走了来,便弯弓拉箭将雄鹰射下来,仔细一看,原先老鹰抓的是一只好看的绣花鞋。巴贵达惹想,能绣这么好看鞋的女孩,一定聪明美丽、聪明能干。巴贵达惹便决心要娶一个这名群威群胆。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创造了一种可坐人的荡秋千,让周边的小仙女们来秋千玩。这时候,手里拿着花鞋到荡秋千场去逐一核查,终于找到这名漂亮的姑娘,因此跟她结为连理。巴贵达惹探寻女孩的荡秋千发展成了大家有意思的娱乐专用工具。 9、踩鼓节 盛行于贵州的都匀市、丹寨、雷山等县城的苗族地域。在每年农历二月的第一个养猪厂天,苗族青年人男女全自动聚集于本地要求的歌曲场中踩鼓。这类鼓要用实芯金丝楠木掏空、两边绷以牛皮革做成的。到时候,由一个有声望的老人家,将放到他们家的金丝楠木鼓和鼓架一齐搬入鼓场,并用劲打鼓,大家都闻此声前去翩翩飞舞,年青人借机找对象;老人也衣着衣裳,围住金丝楠木鼓唱古歌。舞毕,女孩子们便取出亲自织的花带,敬赠在金丝楠木鼓上,表达了对金丝楠木鼓心怀感恩。大家尽情欢唱,直至天黑了就离开了鼓场。最终,由鼓主把金丝楠木鼓抬回家了,端放在楼顶。每到节日也要用鱼类敬祭金丝楠木鼓。 10、祭尤节 “祭尤节”苗语叫“农尤”,“农”意指吃或祭,“尤”为人的名字,族名。其义为祭一位叫尤的先人。据腊尧寨家传用户评价:很早以前,腊尧人一位老祖先,与生俱来古怪,强悍出现异常,曾经在部族间的争霸中名震一方。不过后来,被其它的部族设计方案喷杀了,活着大家只能逃跑,一路不断地迁移,有的已经来到现今贵州黔西南,来到丹寨,腊尧人活着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腊尧人祭尤便是为了祭奠这位遇难的老祖先”。 过祭尤节时间为阴历10月的第二个养牛厂天。逢年过节当日,家家户户都需要备上糯米粑粑、米酒、鱼、青菜叶、落叶,请祭师念祭词,举办祭祀活动。祭桌子摆9个碗、9块便便、9堆菜式供与9个祖公,这和史料记载的:“九黎一共有九个部族,其族长是旱魃,这有哥们81人,即81个民族族长”,相对应。“祭尤节”祭师在诵祭词时,分别念8段对应的具体内容,每一段都分别供上九碗酒。这种现象具有很高的历史时间学术价值。距离四方的亲朋好友纷纷开始走过来,一同赴约共度。让整个地区完全沉浸在一片欢乐气氛的氛围中。 祭尤节是苗族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其具有历史系、民俗学、民俗学、社会心理学、宗教学等学术价值。也是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完成民族融合、民族大团结、社会安定发展、文化交往持续发展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