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0日

都江堰历史价值(都江堰历史价值是什么)

岷江位于西南部,从西到南,从玉垒山进入一个破碎的盆地。在河流积累的积累下,成都平原出现了。每年雨季,岷江“河水开始危险,蜀人几条鱼”。公元前256年,都江堰的建设改变了这种情况,使成都平原从旱涝变成了天府之国,其秘密令人惊叹。

水利的“不变”和“变”

岷江又称汶江、都江,起源于岷山南麓的弓杠岭和朗架岭,全长735公里,流域面积135881平方公里。全河落差3560米,平均坡度8.2‰,年径流量超过1亿m3。对成都来说,岷江无异于达摩克利斯之剑。

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是“能知天文地理”、“了解水脉”的复合型人才。他发现,距成都50公里的岷江受玉垒山影响,河流倾斜形成坡度,决定在这里修建都江堰,改变岷江对成都平原的不利局面。

整个项目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部分组成,兼顾引水、泄洪、排沙等功能。堰建成后,岷江对成都平原的危害基本得到了遏制。杜甫称赞“蜀人夸耀了1000年,泛滥不靠近张仪楼”。岷江的“不变”与都江堰的“变”相互碰撞,产生了良好的兴利除害效果。

工程的“不变”和“变”

都江堰的水利“黑色技术”驯服了不安的岷江。研究表明,都江堰的位置科学合理。位于岷江与成都平原的连接处,最大洪峰流量为6400m3/s,107年2月平均最小流量 m3/s。都江堰各子系统功能各异,协调配合,布局合理,因势利导,解决了无闸门设施的旱涝问题。

《水经注》记载:“江至都安(今都江堰市),堰其右,检其左,正流遂东,丹江之右。”“检其左”是对内江水流的有限控制。“堰其右”是根据洪水破坏右岸堤防的路线修建的溢洪堰。洪水通过这些设施分流到平原。

这体现了李冰提出的“分四六、平潦旱”的治水方针。岷江在鱼嘴处分流,流量大时按6:4分流到外江和内江,流量小时,内外江按4分流:六分水。河流的分流不是一蹴而就的。距鱼嘴800米处,有两个河心滩。

当流量小于1300 m3/s时,河心滩露出河面,当右侧水量大,流向右岸突出河心的马足沱时,被迫向左进入内江,当流量大于1700时 m3/s时,河心滩没有入河,洪流穿过河心滩,直奔外江,分流比例逆转。

都江堰在满足灌溉需求的同时,也面临着河流淤积的问题。由于都江堰位于岷江的弯曲处,在鱼嘴处,内河和外河分别属于凹岸和凸岸。当水流过时,强大的弯道离心力使表面水流向内江,底部水流将沉积物流向外江,发挥了“凹岸引水、凸岸排沙”的作用。

内江水流与北岸虎头岩形成曲率半径850米的弯道。水流受惯性影响,直接冲向虎头岩。在静压和冲击的双重作用下,90%以上的沉积物通过飞沙堰排入外江,起到二次排沙的作用。

在1966年的岷江洪水中,一条约1吨的水泥石条被冲过飞沙堰,可见内江排沙能力强。当岷江流量超过3000m时3/s时,过量的内江水被虎头岩挡住,水势转向右岸的飞沙堰,溢流外江,保证了内江水位的相对稳定。

宝瓶口是玉垒山南端突岩上人工开挖的瓶颈开口。它长80米,宽20米,高40米。与左内江中心的离堆配合,产生局部雍水和旋流。

洪水发生时,过量的水流通过飞沙堰和人字堤泄洪,起到防洪限流的作用。都江堰采用“不变”顶层设计,应对“变”岷江,为成都平原筑起安全稳定的防波堤。

“不变”和“变”的效益

都江堰在成都平原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岷江的灌溉下,成都平原发展迅速。《史记》评论道:“关中左萧函、右龙蜀、沃野千里,这就是所谓的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天府之国”的美誉从此蔓延开来。东晋历史学家常曲在《华阳国志》中也同意这一观点:“水旱来自人,我不知道饥荒,没有荒野,世界被称为天府。”

到了唐朝,社会上流传着“扬一益二”的说法。作家陈子昂在《上蜀川军事》中说:“国家富有巴蜀, 它是天府之藏,由陇右和河西诸州军国资助,邮政给予,商务旅游都取自蜀国。”南宋时期,四川的年财税收入为3342元,占南宋财税年收入的三分之一,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今,都江堰灌溉了四川1/20的土地,提供了4/4的粮食产能,培育了全省1/3的人口,集中了全省近一半的经济总量。每年为成都提供30亿mm3供水的生态环境。都江堰灌区建立了800多个小水电站,漂运木材40多万毫米3,鱼塘产鱼50多万斤,砂石材料100多万吨,为四川的经济进步和社会稳定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都江堰摆脱了时空的束缚,满足了时代“变化”的需要。

价值的“不变”和“变”

都江堰不仅创造了经济价值,而且具有不可低估的文化价值。秦统一中原前,建设了都江堰、灵渠、郑国渠三大水利工程,只有都江堰利用鱼嘴分流引砂、飞沙堰排砂、宝瓶口引水等效用,形成良好的有机整体运行,2200多年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环境没有负面影响,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司马迁对都江堰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将李冰的成就记录在《史记·河渠书》中。三国时期,蜀汉首相诸葛亮强调:“以这堰农业资本,国家资助,以丁200人为主。”此后,晋朝关于燕的官方命令,专门管理堰的事务,宋朝设立了永康军和堰的事务,明确设立了水利事务,清理了水利事务,不断妥善维护都江堰,产生了有效的年度维修制度。

从元到元,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参观了都江堰。他在马可˙波罗游记称赞:“都江水系,川流急,川中鱼多,船舶往来多,货物运输,上下游往来。从此,都江堰在海外闻名。在年修过程中,人们总结了“深淘滩、低作堰”、“弯截角、逢正抽心”的治水原则,成为治理河流的金科玉律。在都江堰“不变”的浇灌下,孕育出多变的文化价值。

都江堰不仅是古代工程技术与管理技术的完美融合,也是“天人合一”传统思想的成功实践,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称赞“都江堰灌溉方法的完善,世界各地无与伦比”。它不仅造福四川和四川,而且成为世界各地人类的共同财富。